【跑鞋測試】紅色閃電 - Nike Zoom Vaporfly 4%

Keith Chan
發表於2017/12/30
10,886次點閱
1人收藏
加入收藏

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
為打破人類sub 2界限,Nike選擇利用自家科研成果,結合地表最強跑者,加上天時、地利因素,希望能夠打破全馬最速框框,最後將全馬完賽成績拉近到2:00:25。


說實話,以上成績主要歸功於跑者本身,以及品牌一直贊助的科研團隊;但沒有一對高科技跑鞋輔助,相信這次破二活動都難以達到那麼漂亮的完賽成績。


sub 2活動裡面,除了冠軍級跑者有個人化的跑鞋以外,前方負責破風、配速的跑者也是穿Vaporfly 4%

(圖片來源:運動筆記


全馬跑者最需要把力氣平均分配,利用穩定補給、長時間訓練、加上正確跑姿,配合利用馬拉松專用的高吸震、高耐磨跑鞋,才有可能達到理想成績完賽。


筆者自己本身都是位業餘跑者,相信就算怎樣努力,相信破二應該只能靠做夢才能達到;暫時自己只完成過一次全馬,沒甚麼訓練以下3:35:35完賽,所以破三至今依然是夢想之一。今年希望利用參加跑步課,結合高科技跑鞋幫助,但願這次全馬完賽成績能夠縮短到3:15:00左右,慢慢踏入破3之路。


無可否認,這雙跑鞋售價的確貴得驚人,定價 $250 美金(臺灣定價 8,200 元)。結帳前都花了很多時間去考慮,但最後還是敗下去。自己暫居於台灣,公開發售當天都是依賴台灣Nike Online Store搶購,結果不到兩分鐘網頁已經顯示所有尺寸的Vaporfly 4%已經售罊,賣完速度的確誇張。


基本評測

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
大底所寫的"MEASURED IN THE LAB. VERIFIED WITH MEDALS & RECORDS"就是4%的證明

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
吸震

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Vaporfly 4%跟一般慢跑鞋相異之處,就是它的鞋底回彈力非常高,而且重量很輕,全因新設計的 Zoom X 中底融合到這雙鞋子裡(Zoom X較傳統的EVA要多出20%以上的彈性),能夠有效省掉部份抬腳力氣,有助跑者能夠把力量專注在跨步跟抓地上面。


穩定性

(圖片來源:運動筆記

高穩定性的最大原因,應該是靠跑鞋中底嵌入富有剛性的碳纖維板所致,加上碳纖維板上下夾著兩塊不同素材的中底,造成良好回饋並維持跑鞋穩定的關鍵。


舒適度

黑圈就是小氣囊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楦頭兩邊擁有小氣囊,當鞋帶拉緊的時候包覆感非常好,而且不會因為磨擦太多導致皮膚出現不適狀況;而且鞋底擁有高回彈力,而且鞋底是以一體成型,鞋墊跟鞋底合而為一的情況下,腳掌在運動時不會出現比較大的磨擦感,令包覆感上升、不適感下降。


抓地力

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這雙跑鞋主要是針對馬拉松以道路為主的柏油地板,所以大底沒有比較深的鞋底紋路,而且鞋底還會特別黏著地面,這是筆者覺得有點驚訝。


重量

(圖片來源:運動筆記

以競賽為主導,輕量化絕對是必要條件,這次Nike為了兼顧重量與回彈力,把碳纖維板置入Vaporfly 4%,淨重196克(RUNNING SHOES GURU認證)就是屬於輕量級別的全馬跑鞋。


無奈這兩個月台北天氣的確很差,鞋子一直放在家裡不希望首次訓練就弄髒,但距離渣打馬還剩28天,筆者只好趁賽前冒著風雨忍痛跑一趟,沒想過Vaporfly 4%的處女跑居然是在下雨天進行……


以下是12月30號跑後感,首次穿4%去大安森林公園跑30公里去適應跑鞋

全靠小偉訓練營,筆者才有決心禮拜六一大清早起床跑步

(圖片來源:小偉教練)


結論

第一次穿它就弄髒…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
輕、快、舒服、省力是這趟賽前LSD的跑後感,就算下雨路面濕滑,Vaporfly 4%都能夠幫助筆者比之前的30公里訓練PB了16分鐘(之前的30公里長課訓練都是在大安森林公園以相同的路徑完成)。有時候跑鞋需要側重某些優點,總會犧牲在其他方面,但Vaporfly 4%卻可以兼顧吸震、穩定性、舒適度、抓地力以及重量五大方面,簡單來說是沒甚麼好挑剔,唯一缺點就是在售價而已。


希望Nike未來能夠把這個科技普及、平民化,應用在不同的跑鞋上面,協助更多跑者達到理想的長跑成績。


1月28號的渣打馬靠Vaporfly 4% PB到好成績(圖片來源:Keith Chan)


以上言論及意見只屬個人立場。


延伸閱讀

黑白魂 - Asics SKYSENSOR GLIDE 4 翔走

將速度重新定義 - Asics TARTHERZEAL 4

視山路如履平地 - Salomon Speedcross 3

繼承超跑血統 - Asics TARTHERZEAL 3虎走跑鞋